| | 注 册 |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 english |
您好!想请教一下,横断面设计分离式路基处理后出的横断面图是下图这样的,这个绘图模板怎么修改?
系统:win7 32位
cad:2008/2010
纬地:8.0
按安装说明安装,网络数模版,服务器地址为公司指定地址,重装、重启了好多遍,还是检测不到软件锁。
我们看相关介绍,纬地安全设施软件已经可以计算交通标志结构,请问能否计算信号灯杆结构(八楞柱、变截面)?或者是否有计划增加相关的功能?
郭总,你好!
jtg d20-2017 p50 第9.5.2.1条提到平曲线宜比竖曲线长。关于这个平曲线我想请教一下您一些问题。
一般型的交点中,平曲线指的是s1 sc s2,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于连续组合的曲线,比如
1、偏转方向相同的c型曲线、卵形曲线等。这些连续且偏转方向相同的曲线可能包含在多个交点内,是否可以认为这段曲线为同一个平曲线?
2、偏转方向不相同的s型曲线。s型曲线两个交点内的曲线偏转方向相反,是否也可以将连个交点中包含的曲线视为一个平曲线?
3、如果是反向及同向曲线连续组合的呢?
谢谢郭总解答!
你好!
1、据我了解,路线设计中的“平包竖”等设计原则,是有一定的适用条件的,主要是适用于低等级公路的路线设计之中。因为在早期没有cad等技术,也无法进行三维透视图、甚至bim建模等检查检验,因此,前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很多非常实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其目的首先是为了保证必须的视距条件,其次为了提高线形的视线连续性。
2、但是,对于高等级公路出现之后,尤其是随着cad等技术的发展,有些对低等级公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高等级公路了。例如,高速公路一个弯道就是几公里,放在三四级公路十个弯道都是可能的了。所以,您肯定也注意到了,第九章的不少对线形设计的原则要点,均属于推荐性质的条文要求,即有条件是满足更好吧。但是,设计速度、车道宽度、安全视距、超高等却是直接影响安全的控制性要求啦,就应该必须满足的。
3、有了以上认识之后,我认为,对于您的问题,就可以主体从这些原则提出的初衷上去理解和运用了。例如,同向切半径相近的圆曲线,就可以按照同一个平曲线对待了。。。。。
以上个人理解和认识,仅供参考吧。
郭总,您好:
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11.4.2条对车道数平衡做出了规定,nc大于等于nf ne-1。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5.8.2条则为nc=nf ne-1。一个大于等于,一个是等于。二者是否有矛盾。
2、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10.6.2条规定了连接部辅助车道的设计方法。但是没有规定入口匝道、出口匝道均为双车道匝道的情况,请问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设置双车道辅助车道。
你好!
1、我认为《规范》和《细则》对于主线与匝道分合流处车道数增减变化的总体要求是相同的,差异点仅仅在于是否把一次流出或者汇入两个车道时,应该增加的辅助车道考虑在内吧。换句话说,就是公路主线车道数变化,一次只能增减一个车道,不应一次增加两个或以上车道。
2、我的理解是:第一,公路主线上的基本车道数应该总体保持平衡,六车道高速公路不能在局部路段出现四车道的现象。第二,在匝道分合流路段,应通过增设辅助车道来实现车道数平衡,即满足nc大于等于nf ne-1。
3、至于《细则》中该公式只有等于没有大于的条件,我认为可能是《细则》是希望提出更为严格一些的要求吧,这是符合《细则》和《规范》的上下位关系的。
4、另外,参考日本、美国等规范,在该公式中,均是“大于等于”的条件。我理解,之所以包括“大于”的条件,主体目标是在公路设计中,应该首先保障主线上的服务车道数,保证主线的畅通条件吧。
以上个人认识,仅供参考吧。还可以参考一下下图示意:
土石方完成调配后,修改了某几个横断面,导致这些断面对应的土方数量变化。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用重新调配,可对土方计算进行更新?
你好!
1、纬地土方调配系统中,每一步调配任务都是可以“undo”的,也就是可以回退的,甚至可以一直回退到调配过程的第一步的。
2、但是,当基础数据也就是断面面积进行修改之后,恐怕一般情况下都需要重新进行整个调配过程了。因为在调配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在上一步调配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所以经常前一步的结果是后一步的基础和前提嘛。
3、但是,也有可能通过灵活处理来避免整体重新调配的,可以把之前的成果先输出,然后找到修改的某一区间,仅仅重新对这个区间重新进行调配。但是,一定要明确界定好分段的区间,避免数据交错出错吧。
郭总,您好,请教下路线规范9.3.4条,视觉所需要的最小竖曲线半径是怎么计算出来的,8.6.1的竖曲线半径一般值和极限值找到了计算方法和条件,这个表9.3.4没找到相关说明,麻烦您给解释下。
你好!
1、据我掌握,《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的竖曲线半径一般值和最小值,分别是根据停车视距推算得到的,其中一般值取了最小值的1.5倍。
2、而第9.3.4条的视觉所需要的最小竖曲线半径,应该是根据不同设计速度条件下对应的所需要的识别视距推算得到的,其目的在于提高设计速度较高公路路段上的视线条件。不过该条文并非强制性要求,而是“有条件是宜采用.....”。